2021-08-21 09:57

直播帶貨太火了,很多商家都會考慮開直播來引流,那么這個時候MCN機構的割韭菜套路就出來了,趕緊一起來避雷!


套路一:騙坑位費


什么是坑位費?簡單來說,就是商家找“達人”帶貨需要給的“出場費”,這部分是固定費用??游毁M從幾千到幾十萬不等,除了帶貨領域頭部主播之外,坑位費比較貴的,一般是沒啥帶貨經(jīng)驗的大號主播。有的小主播明知道自己帶不出去貨,想靠“坑位費”大撈一筆,更有專門“騙坑位費”的機構。


行業(yè)知情人士爆料:“某品牌找達人帶貨,前前后后給了媒介 10 多萬,卻沒曾想那媒介竟是個皮包公司,后來跑路了……”


套路二:變相提傭金


除了騙坑位費之外,有的機構還會在帶貨傭金上做文章。一般來說,直播帶貨的傭金比例大概在20%至40%上下浮動,為了吸引更多商家,一些媒介機構會將傭金下調(diào)到10%以下。


2.png


后來機構會想方設法調(diào)高傭金比例,比如等寄了樣品過去后,就會以產(chǎn)品利潤、主播推廣投入精力等理由,變相提高傭金比例。


套路三:虛假銷售


現(xiàn)在直播有了新的套路,虛假銷售。商家想要銷售量,這個沒問題,但是退貨我就不管了。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基本上每一場直播帶貨都會有退貨現(xiàn)象,但大多是可控的,有百分比的限制。


有的直播為了數(shù)據(jù)好看,或者糊弄商家,就會刷單刷流量,直播后消費者直接選擇退貨。


那么,如何避免被割韭菜?


一、看主播匹配度、帶貨力、性價比


直播帶貨“翻車”,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,粉絲群體與產(chǎn)品消費群體并不匹配。其次是主播的帶貨力,需要根據(jù)多場直播數(shù)據(jù)評估。


像李佳琦、薇婭這類的頭部帶貨主播,帶貨力不用擔心,更多的是需要考慮性價比,簡單的說,這場直播付出和回報是否成正比。


二、頭部主播純傭合作


品牌選擇直播賣貨的目的很簡單,宣傳品牌,賣出產(chǎn)品。品牌方為了避免入坑,可以會選擇純傭合作模式。


純傭金制指的是按銷售額(毛利、利潤)的一定比例進行提成,作為銷售報酬,除此之外銷售人員沒有任何固定工資,收入是完全變動式的薪酬制度。0坑位費,根據(jù)銷售額給主播提成點。這種模式也能篩選掉一部分對于自己沒有自信的主播,縮小范圍。


三、嚴控退貨率:坑位費+CPS,保GMV


GMV=銷售額+取消訂單金額+拒收訂單金額+退貨訂單金額。


GMV是流水,只要你下了訂單,生成訂單號,就算了GMV。這個數(shù)據(jù)還包括了取消訂單等流水量,如果銷售1萬單,退貨8000單,流水數(shù)據(jù)是好看了,但是商家虧大了。為了嚴控退貨率,品牌方可以和主播選擇坑位費+CPS合作模式。


CPS,Cost Per Sales的方法是通過實際的銷售量進行收費的。


總得來說,直播三大要素:人、貨、場。主播賣出去貨,商家達到推廣的效果賺到錢才是關鍵。希望商家能夠避開這些坑,讓自己的直播轉型之路早日步入正軌。


全部評論(0)